外生骨疣 外生骨疣(exostosis)是一种缓慢的良性局限性骨质增生,好发于成年男子,均在外耳内。 (一)病因 1.冷水刺激 外耳道的粘骨膜受到刺激时,特别是外耳道常与低于体温的冷水连续接触时,可能发生外生骨疣。美国激光研究者Fadini(1984)年报道,433名水上运动员中32名发现外耳道有外生骨疣,而对照人群中476名未发现一例。 2.炎症刺激 耳部慢性炎症刺激可致纤维增生,逐渐骨化而形成外生骨疣。 3.其它 外耳道外伤或耳鼓环骨部畸形发展所致。 (二)病理 外生骨疣常为多发性无蒂或广基的骨性突起,多附于外耳道峡部内侧上缘。在骨质中伴有正常骨细胞和骨质,偶有软骨存在。扫描电镜下可见骨膜下有致密骨质层,骨质内有丰富的骨细胞,但无纤维血管窦。 (三)症状及检查 瘤小者,多无症状,多在耳科检查或耵聍取出时发现。较大者可使外耳道狭窄,加之耵聍及脱落上皮肤使外耳发生阻塞,引起耳闷、听力障碍、耳鸣等症状。个别甚大者,可压迫外耳道皮肤引起疼痛,严重者可使骨壁坏死。常因挖耳、外耳道进水引起感染,引起流脓或剧烈耳痛。耳部检查可发现半圆形突起,用探针触及其质地坚硬,表面皮肤菲薄,鼓膜一般不会观察。 (四)诊断 位于外耳道深部的结节状或半圆形物触及坚硬者,首先应考虑外生骨疣,X射线检查可有助于诊断。鉴别骨瘤和外生骨疣有一定的困难,有时在组织上也难以鉴别。骨瘤为单个带蒂的骨性隆起,组织学上是由成熟的骨质组成,含有骨密质和哈佛管。电镜下有丰富的纤维血管窦,窦周围有薄骨板。 (五)治疗 外生骨疣生长缓慢,体积小,无症状者不需治疗,可以随诊观察。若妨碍上皮屑排出或导致听力减退时,可用骨凿凿除或用电钻磨除,手术时应避免伤着鼓膜或听骨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