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症状及检查
早期多无症状,约1/4患者是偶然发现。主要为耳内观察感、耳胀、耳痒、试耳时可出血或流血样分泌物,听力减退等。检查可见外耳道外端肿瘤存在,小者可见鼓膜,大者紧塞外耳道,癌变硬,表面乳头状,触之不痛,不易出血。故应与外耳道肉芽及肿瘤相鉴别。
(二)诊断
根据患者的病史及耳部检查不难诊断,但应注意排除癌肿、病毒性扁平疣等,必要时行活体组织检查以明诊断。
(三)并发症
1.继发感染 少数可引起中耳炎及乳突炎。
2.耳廊周围瘘管形成 瘘管多发生在耳廊后。肿瘤向外生长堵塞外耳道,继发感染可致脓液引流不畅形成瘘管,肿瘤可自瘘管向外蔓延。
3.恶变 肖氏报道发生率为2.09%,若术后肿瘤极易复发、出血、并发现耳廊周围有瘘管者,应考虑恶变可能。
(四)一般治疗多可在局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。有继发感染者,应先控制感染,炎症消除后再行手术。为避免肿瘤复发,其基部可放射治疗。
(五)激光治疗Co2激光气化术:其输出功率为5~6w左右,小的乳头状瘤,以Co2激光直接气化,较大的乳头状瘤,可先用血管钳去除表面突出部分,止血后再气化根部,一般一次解决,不易复发。注意手术前先放入生理盐水棉片于耳道深部,保护鼓膜,防止鼓膜被击穿,同时因40岁以上的患者耳道乳头状瘤有恶变的倾向,需送病理检查。对于同一外耳道内有多处肿瘤的患者要分次治疗,一次治疗以不超过耳道的半周为宜,否者易引起术后耳道狭窄。术后疮面需防止进水,保持伤口干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