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
咽喉部肿瘤 (三续) 作者王银邦
咽喉部肿瘤 (三续) 作者王银邦
新闻来源:周口耳鼻喉医院   添加时间:2016/11/30 15:09:07   浏览次数:

鼻咽癌

      鼻咽癌(carcinoma nasopharrynx)为我国发病高的恶性肿瘤之一,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,发病年龄多在40~60岁之间,男多于女。国内发病率以广东最高,其次为广西、湖南、福建等省。在一些高发区已居全身恶性肿瘤发病之冠。近几年,我国华北、华中及东北、西北诸省都有大宗病例报道,而且发病年龄从南至北逐渐变小,东北和西北,不少发生于儿童。

       据原河南省医科大学一附院资料统计,鼻咽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2.4%,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.1%。男女之比为3.5:1,最大年龄为16岁,最小年龄为3岁,平均年龄为44.1岁。

     (一)病因

     尚不明确,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、病毒、环境有关。

     1.遗传原因   本病具有一定的种族易感性,家庭聚集性以及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因素。a.种族易感性:从种族的发展病率来看主要见于黄种人。黄种人移居白人、黑人、棕色人种之间,其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发病率。反之这些人种如居住在鼻咽癌高发区的黄种人之间,仍保持极低的发病率。b.家族聚集性:不论是高发区或低发区的鼻咽癌患者,许多家庭都有癌病史,并可波及三代。局对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中山县244例鼻咽癌患者的调查表明,有25例的亲属26人患癌,其中鼻咽癌14人,26个亲属中父母或亲兄弟姐妹者有18人。c.与遗传基因的关系:目前研究尚未证实鼻咽癌的发生与ABO血型有关,但血型基因与EB病毒易发生鼻咽癌。

      2.病毒因素  1964年英国皇家学会Epstein与Barr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培养成功的一株瘤细胞中,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有大量类疱疹病毒颗粒,称为EB病毒,而切抗体滴定度随病情的发展而呈现规则性升高,同时从癌活体组织培养的淋巴母细胞中分离出了EB病毒,在动物的实验中,EB病毒可引起鼻咽部细胞的恶变。在临床实验中发现3~5岁的人群中90%~100%已具有抗EB病毒的IgG抗体。表明多数人于生命的早期易感染而带有潜伏期的EB病毒,这在鼻咽癌高发区和低发区都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   但是,EB病毒的壳抗原、早期抗原、膜抗原的IgG抗体只有在鼻咽癌病人中呈90%~100%的阳性,而正常人或其他肿瘤病人则为阴性。表明鼻咽癌病人中潜伏的EB病毒已经活化。在鼻咽癌高发区普查发现该项阳性的人群中,鼻咽癌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60~80倍。现有经病理证实鼻咽癌患者,于5年前即发现IgA抗体为阳性。有92%为1~2IgA抗体阳性人群也就是鼻咽癌高危人群,利用此方法,发现鼻咽癌病人,而一般门诊发现的鼻咽癌病人1~2IgA期者仅为30%。因此,目前认为早期抗原、膜抗原的IgA抗体对诊断鼻咽癌病人具有一定的特异性。利用EB病毒这一病因学说已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手段。

      3.环境因素   鼻咽癌患者生活环境中的烟灰粉类以及食物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,如多环烃类、亚硝胺类及微量元素镍等,经研究证实与鼻咽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。在动物试验中,发现维生素A缺乏、性激素失调等可改变鼻咽部的致癌因子的敏感性。

      4.其他原因 有人在小鼠鼻咽诱发癌实验中,发现鼻咽部黏膜细胞有鳞状化生而发生癌变。还有人认为,高度增加的细胞、放射性损伤的细胞或在细胞核的DNA上结合不正常碱基均有利于病毒促使细胞向恶性转化。说明当宿主细胞高度增生,DNA还在迅速合成时,或细胞处于受损伤的修复时,病毒DNA更易结合宿主细胞的DNA而引起癌.

   

客服在线

  • QQ交谈
  • 电话:0394-8380632
  • 微信号:zkebhyy

客服在线

  • QQ交谈
  • 电话:0394-8380632
  • 微信号:zkebhyy